2025-09-04 07:45:37 世界杯奖牌

欢欢喜喜过大年•民俗┃“滚”元宵与“包”汤圆的前世今生

诗中描写了马家制作元宵的方法和卖元宵的情况。马家即马思远家,马思远是清代制作元宵的高手,清代已经把“圆子”称作“元宵”了,其做法已基本与今天的做法一样。

到了现在,元宵不仅是正月十五的专用食品,而且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甜食小吃。正如台湾民歌《卖汤圆》中唱的“一碗汤圆圆又圆,吃了汤圆好团圆”。久而久之,人家都直接把“汤圆”叫做“元宵”。

民间还传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之后,一心想复辟登基做皇帝,但又怕人民反对,终日提心吊胆。一天,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嗓子喊:“元——宵”,觉得元宵两个字有“袁消”之嫌,联想到自己的命运,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,下令禁止称“元宵”,必须改叫“汤圆”或“粉果”。然而,在民间照样流传着元宵的叫法。

元宵的品种很多,到了现在,元宵已经有了几十种做法。从大类上分,有带馅的和空心的两大类;从口味上分,有甜、咸、香、酸、辣五大类;从馅的材料上分,在以糖为主的馅中又有芝麻、桂花、枣泥、豆沙等若干种;从制作方法上分,有水煮、油炸和蒸制三大类。在元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的还有裹糯米的珍珠汤圆,外裹芝麻的芝麻汤圆等。总之,元宵的发展和精良制作,完全可以充分满足各种不同口味的人们食用,更重要的是,现在的元宵已成为平时人们喜爱食用的甜食小吃,四川的赖汤圆、郭汤圆,安徽安庆的韦家巷汤圆等,早已成为四季咸宜的美食名吃,更不用提中国传统小说的代表之一宁波汤圆了。

关于元宵与汤圆的区别,其实从民俗传统意思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,只是在制作和流传分布区域上有很大的差异性,一般来说,中国北方吃的是“元宵”,南方吃的是“汤圆”,两者口感不一样,元宵口感粗糙,汤水浓稠,软糯且富有嚼劲;“汤圆”皮光滑发亮,汤水清淡,口感细腻柔软。

从制作工艺上说来,最形象的说法就是:北方“滚元宵”,南方“包汤圆”。

元宵

是以馅儿为主的,先把馅儿做好,切成小块儿,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(现在是用机器),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。

“滚”是做元宵的灵魂动作。滚元宵以馅为基础原料,将处理好的馅切成小块,再将馅料放入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,用手反复摇晃笸箩,馅料与糯米面相互撞击,反复几次,直到馅料沾满了米面,变大,变圆,元宵就做成了。

这样制成的元宵,可油炸可煮食,个头会比汤圆大,表皮没有汤圆顺滑。别看它这样,一旦吃起来,你就会发现,经过反复摔打的元宵,口感劲道,有嚼劲,米香在唇齿之间散发开来,回味无穷。

汤圆

南方做汤圆的过程,就像包饺子。

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,醒透;然后做馅儿,馅儿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馅儿多,可以像饺子馅儿一样散着,也可以揉成小球儿;最后揪一块湿面,捏成圆片形状,将馅料裹住,双手交叉旋揉面团至圆球形,汤圆就大功告成了。

汤圆个小,光滑圆润,一般为煮制食用,煮出来的汤圆,汤清味美,软糯香甜。

但是,无论是“元宵”也好,“汤圆”、“汤团”也罢,皮儿都是用“糯米”做的,原来都是只在上元节(元宵节)吃的特殊的节庆食品。

▌配图来源网络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坚决抵制!88人被封禁!名单公布!
万和源居
top